“There are no accident. Everything comes full circle.
人生沒有意外,到頭來都會回到原點。“
關於本性靈魂的釋放,在這台詞裡充分地體現了,
對於人生,是真的沒有意外,
因為無論過得多精彩與否,到頭來都會走到終點,
也就是回歸到每個人靈魂最初、最純粹的本性為何,
大概是觀看完《Carol》後所獲得的重點主旨。
導演陶德.海恩斯Todd Haynes的《Carol》展現了一種1950年代舊時的美好,
同時也夾帶著舊時父權社會底下所箝制住不安靈魂,
而這樣的訴說,也讓人檢視在現今的新時代裡,
關於本性靈魂的釋放,我們並沒有比舊時代進步多少。
從陶德.海恩斯的《絲絨金礦》、《遠離天堂》、《搖滾啓示錄》、到《Carol》,
一直都圍繞著:
父權底下的女性、家庭、歸屬、情感與社會的壓抑、自主、解放...這一系列的命題,
而《Carol》也是如此。
兩位女主角的相戀,
讓原本各自的平淡生活、甚至是難以真正呼吸的人生找到釋放,
看似意外與巧合碰撞在一起的兩條平行線,
但實質卻不只是如此,
要記得,這部片每個小細節、小動作、甚至到每個一個眼神,
都一再提醒,每個事情的發生都有它的原因。
在導演陶德.海恩斯與原著小說家派翠西亞.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的鋪呈之下,
表象會看到關於女同志情感的自我覺醒、父權社會底下的女性抗爭,
其實更多讓人有感的反而是,
每個人壓抑的純粹本性、以及霸權底下的其實不只是女性。
先從表象的層面來說,
Carol因“性向“而招來舊時代道德非議無法獲得孩子監護權、
Therese的男友在知道她因一位“女性“而即將離開他,
卻衝口而岀自己提供了“結婚“才是更好選擇...
這些種種都是電影裡最直接象徵父權社會底下被壓抑的女性所遭遇,
而現今社會卻也遲遲無法擺脫這些枷鎖。
除了表象的控訴,
實質上,電影更進一步的運用像是“雲淡風輕“的方式,卻重重說出不少殘酷事實:
從Carol丈夫對於自身婚姻的維繫還得討好父母、
Carol與Therese不同背景、生活習慣、嗜好、職業的設定所呈現的明顯社會階級、
電影裡連各式的男性角色所處工作環境以顯示岀他們的階級制度、
無論是階級關係或是心靈所需,男性對於婚姻渴求卻不低於女性...等等,
所有的一切都殘酷地體現關於社會無形的霸權在剥奪人的本性,
也就是剝奪靈魂的純粹。
我們要搞清楚的是,
父權體制從來就不只是專門留給女性反抗,
更多時候是因為許多男性遭受如此對待,
爾後卻忘記自身該抵制的一項霸權,
最終卻走向那霸權的支配者。
關於以上所述,
在Carol與丈夫會同律師協調時,
因Carol不希望壓抑住本性而讓兩人曾有過美好的一切走向醜陋,
最終讓兩人的靈魂都趨於和平釋放,
另個層面來說,
這樣的結果是在導演、小說家、或編劇的安排下都讓丈夫代表著身為父權,
但最終也覺醒擺脫父權,
Carol不再是他開頭那所對待、所想,不該再視妻子為自己的所有物。
這場戲是最為感動的一場戲,
因為已經無關乎同性情感、道德標準、父權社會的那些種種,
而是關乎於,
一段感情的始於美好,而結束也該終於美好,
我們都不該讓對方成為更醜陋的人,
不只是在乎自己,而是關於情感始於純粹,
也該終於純粹。
十分喜歡導演陶德.海恩斯的細膩情感,
在美術、服裝、運鏡的各種選擇都非常有個人風格又不失去舊時代那種摩登美好,
而服裝與化妝襯托、輔助兩位女主角舉手投足間的風情萬種,
也讓演員在表演上加分不少,
那些眼神的交會與局部的特寫,讓情感不透過言語來流動。
尤其喜愛導演運用超16釐米底片拍攝整部電影,
呈現岀朦朧美感,尤其許多由車窗內外拍攝的景緻,
象徵情感上的隔閡與視角的變化,
猶如主角兩人的愛情像是被包覆著一層膜,非常美麗。
最後想一提配樂,
全片都是以極限主義來建構的世界觀,
重複旋律但漸進式地加重音符與樂器,非常扣人心弦,
原本以為在聽電影《The hours時時刻刻》的配樂大師Philip Galss所作曲,
但有別於Philip Galss先生常用鋼琴、小提琴、大提琴為主來堆疊旋律,
《Carol》的真正配樂Carter Burwell是運用單簧管與雙簧管為主旋律,
同時也代表了片中兩位女主角的交纏心情,很美。
關於《Carol》,讓人看到了每個純粹靈魂的不安與美好,
同時也審視生命的價值,
關於人生,我們是否都在不停地追尋自我歸屬,
而那個歸屬究竟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著?
是一個眼神的交會?
永傳後世的功成名就?
還是毫無防備的紮實擁抱?
雖然還不得而知,但人生沒有意外,
到頭來都會回到原點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